秀洲区当好“夜市主管”掘金“夜间经济” |
||||
|
||||
秀洲区平衡公共空间秩序与民生需求,探索闲置地块潜在商业场景应用,集成“低、散、小”摊贩,聚合成“精、特、美”夜间美食公园,持续做优夜间经济。今年以来,该区引摊入市700余家,带动营收达8600余万元。 一是优化布局,科学规划定空间。整合全区范围内的沿街商铺后巷、废弃核酸采样小屋等闲置空间资源,形成全区范围内闲置土地资源数据库,考量交通状况、人流分布、消费需求等因素,召开“圆桌会议”,听取摊贩及周边居民意见,邀请城市空间规划专家实地调研,绘制夜市空间规划平面图,形成最佳选址办法。今年以来,选址并规范化建设“星空夜市”“木屋集市”“象贤夜市”等品牌特色夜市和自产自销便民疏导点共计24处。 二是文化赋能,提质服务引流量。系统整理区域独特的民俗故事、传统手工艺、民间节庆活动等文化资源,结合潮流风尚,通过城市灯光秀、现场表演等形式,在古巷街头、城市绿肺等区域,精心打造文旅夜市,周期性策划举办“非遗文化”“城市夜间city walk”等主题专场活动,同步通过租金减免邀请特色流动摊贩、小吃商家入驻夜市,加速以传统文化民俗激发现代夜市活力,吸引游客。今年以来,合计引摊入市700余家,综合夜市月均客流量达22.3万余人次。 三是数智管理,商摊经营强规范。瞄准执法管理盲区,梳理涵盖7个领域23项执法事项和4个类别30项管理事项的“管理+执法”清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构建“实时监控,AI分析,及时反馈”的夜市智慧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商户电子证件照,建立商户信用积分评价体系,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领域,集成高清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对食品储存和加工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针对反馈的风险点及时提供合规指导。今年以来,发现并排查潜在问题148处,群众满意率达100%。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