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启动摊位提档升级打造便民服务生活圈 |
||||
|
||||
建设街道辖区内老龄人口占比39.28%,对便民摊的需求较高。但因摊位破损杂乱等原因,与中心城区总体定位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南湖区综合执法局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破难项目,以建设街道为试点,对辖区内5个便民摊进行美化升级,通过“一摊一策”满足摊主多元化需求,“一摊一证”亮证规范经营模式,获得摊主、市民的一致好评。其主要做法为: 一是需求导向,细化摸底排查。联合市场监管、交警中队,对便民修补摊的经营区域、经营物品、是否影响交通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现场踏勘,综合研判。特别是修补摊的地理位置、摊主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形象提升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排查摸底,确保便民的同时,又能为城市风貌增光添彩。经过摸排发现,辖区5个便民摊分别涉及自行车维修、衣物缝补、钟表修理等,并且所有摊主在生活上都存在一定困难,对情况的详细掌握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私人定制,满足个性需求。针对每位摊主的实际情况,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的形式制定修补摊改造提升方案。例如安乐路中山路处的自行车修补摊点空间较大,结合摊主存在腿脚不便的情况,为其定制了5平方米左右的整体柜子,固定在墙角;位于秀洲路中山路的摊主经营钟表修理,应其需求,为其定制了装有玻璃可视柜的推车,方便其经营展示;位于秀洲路南段的修补摊在一个斜坡上,为摊主推车装上支架,防止溜坡。除了满足多元化需求以外,所有修补摊都增添了遮雨棚、挡风板等设施。 三是明确要求,强化长效管理。在做好便民修补摊改造升级的同时,建设中队与每位摊主签订《便民修补摊规范化提升改造承诺书》,明确运营主体及责任人、经营业态、时段、区域、设施外观,周围环境等管理要求,做到文明、规范经营,同时,积极引导修补摊进社区,在周末及节假日向摊主开放,打通便民生活圈的微服务循环,让适老化服务、小众化服务更具体更贴心,使老城区更加包容,更有温度。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