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执法动态

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有为”促“有位”缓解停车难


发布时间:2024-02-01 11:10 信息来源:市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桐乡市机动车保有量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科学治理,通过增加停车设施供给、提高智慧管理水平、优化停车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停车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城市功能,服务群众出行,加快破解“停车难”痛点。

一、推进市区公共停车场(泊位)建设

综合考虑市区车辆停放需求,合理施划公共停车泊位。2023年以来,已在文昌路、庆丰北路等18个路段施划新增车位341个,在爱国路、环城北路等24个路段更新模糊车位1103个。施划车位的同时,加强市区道路车位巡查管理,取消设置不合理、影响通行的车位,严格按照《桐乡市城市道路交通与风貌提升设计导则(试行)》要求,统筹规划设置市区道路隔离护栏、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减少安全隐患,更合理利用市区道路停车资源。今年排摸梳理主城区闲置土地16处,推进的3块空窗地改造临时停车场已完成建设,新增停车泊位155个。2023年,全市新增停车位2000余个。

二、推动共享车位建设

会同市文明办、治堵办、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交警大队等相关部门,通过激活闲置车位、盘活存量资源的方式,全面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率,开放小区、学校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周边机关单位38家,开放停车泊位2000余个,设置公示牌38块,明确停放时间工作日为18时至次日7时30分,休息日(节假日、双休日)为全天,最大程度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发挥社区党建引领作用,推进“三治融合”小区治理,同时通过建设全市智慧停车系统和推进道路泊位停车收费扩面倒逼,推动李家埭小区、凤鸣小区等20余个小区安装智慧车档系统,市区“开转封”小区累计达到39个,对外共享内部停车泊位5200多个,全市潮汐式停车资源管理初见成效。

三、推动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数据接入

持续推动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数据接入,发挥管理系统服务功能。经过努力,目前我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接入的停车数据涵盖了29个公共停车场,37个商贸体停车场,43个住宅小区,以及机关单位、公园景区、医院学校等280余个车场点位,停车泊位接入总数超过8.3万个。优化“桐易停”车主交互平台,完善停车诱导服务功能,今年以来“桐易停”关注用户超过28万人,日均调用服务接口1.5万余次,服务停车377万余次,有效提升市民的停车使用感和出行体验感。

四、优化停车惠民服务措施

依托“桐易停”微信公众号、“爱桐乡”APP等,及时发布停车收费扩面公告、优惠政策措施、缴费途径等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停车收费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感。结合道路收费车位资源,推行停车泊位“包费不包位”的包月费用机制,已三次选取了市区条件成熟的路段推出包月名额,更好的满足周边小区居民停车需求;联合市人社局开展“人才码”停车优惠发放活动,已发放人才码停车优惠券84万余张,享受停车优惠超过44万余人次;对接农商银行等推动银行给予客户停车费补贴优惠;全面实行新能源车停车收费八折优惠措施;出台春节等重大节日免费停放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逐步改善和提高了停车资源配置效率。

五、实现收费泊位扩面全覆盖

目前已实现主城区“白改黑”完成路段停车收费管理全覆盖,共计51条停车收费道路,包括4处“无人值守”停车收费路段,涵盖3000多个公共停车泊位。收费管理区域内公共停车泊位平均周转率从2辆/个提升至12辆/个,提高6倍左右,部分路段日平均周转率提高至38辆/个。通过停车收费管理,今年以来享受半小时免费超111万辆车次,有效促进车辆“短停快走”,满足更多群众的停车需求。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