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执法动态

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执法方式,推进执法办案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3-09-27 16:50 信息来源:信息指挥中心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创新执法模式,积极构建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格局,在不断的探索中进一步延伸执法触角,扩大监管执法空间和时间维度,提升执法效能,用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管理好城市。

一、推进“简案快办”,助推案件提速增效

经开区充分学习领悟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简案快办”相关要求,不定期召开“简案快办”业务学习会、经验分享会、案例交流会,强化执法人员“简案快办”业务能力;聚力清单式管理,梳理形成《常见市容环境秩序违法行为》,方便外勤队员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提高现场执法能力;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对案件适用范围、取证方式、处罚告知、文书使用等环节进行“瘦身减速”,在无照经营整治、犬类管理、市容整治、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跑出办案“新速度”,大大节约当事人的时间。同时,集中精力查办大案、要案、难案,努力提高执法事项覆盖面,推动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质效双提升。自“简案快办”实行以来,已采取“简案快办”处理案件566起,其中普通程序27起,简易程序539起,所办案件涉及七大领域32个处罚事项,整体执法办案效率提升约80%。

二、推行“综合查一次”,数字赋能高效办结

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通过对涉及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多个执法主体的相关行政检查事项进行“一件事”集成,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监管对象进行联合执法检查,防止监管缺位,避免重复检查。例如,城南执法中队与消防部门、应急部门、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在城南路开展“双随机”检查时,就同步开启沿街餐饮店燃气或垃圾分类的掌上执法一键办理,其他各执法部门也按照各自职责进行各自领域的执法检查,通过这种“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联合执法检查,达到对沿街商铺“一次检查、全身体检”的效果。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利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中的掌上执法端,对符合简易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依法当场做出处罚,在不减少法定程序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办案环节间隔时限,实现办案“可视化、无纸化、智慧化”。截止8月底,全区共完成“综合查一次”任务92个,重点专项和联合检查任务10个,有效缩减检查任务56个、压减了35.44%,联合执法率达48.04%,执法协作响应率达100%。

三、探索“预告式执法”,让服务更有温度

为了减轻企业迎检压力,督促其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也解决涉企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探索推出预告式执法服务。即:明确告知被检查单位上门检查的时间、事项、部门及需配合事项要求,给被检查单位留足自行检查和整改的时间,避免匆忙迎检带来的疏漏,降低被行政处罚的可能。从嘉北友谊街的首场预告式执法反馈情况看,商家对预告式执法的形式较为认可,特别是提前发放的《专项执法行动预告书》中列明了检查的清单,方便其对照自查,迎检更有底气。虽然检查当日,部分商家还是被查出了不少小问题,但整体的问题发现率较以往普通的“综合查一次”减少50%左右。同时,各协同执法部门结合实际检查情况,为群众提供针对性的处罚依据、法律条文科普、整改措施建议等,帮助企业商户消除安全隐患,合规有效整改。接下来,预告式执法范围将扩大到“预告式”双随机检查、“预告式”专项检查,做到日常行政检查“预告式”全覆盖,并开展“预约式”复检,最大程度上减小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