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三举措”深挖停车资源 | |||||
|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主城区停车需求和停车位供给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问题导向,联合多方力量,围绕重点区域,多措并举增加停车位供给,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 一是“查漏补缺”设置道路停车泊位。综合考虑市区车辆停放需求,结合路面“白改黑”工程,对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施划公共停车泊位。今年以来,在环园路、文昌路、庆丰北路等12个路段的人行道和车行道,增划机动车位287个;在爱国路、环城北路、体育路等18个路段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更新模糊机动车位520个;在校场东路、逾桥中路、茅盾中路等45个路段的人行道,增划非机动车位12000余米。 二是“一事一议”攻坚区域停车资源。对“停车难、停车乱”突出区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商对接,在不突破原则的情况下,合理挖掘一部分道路公共停车泊位。如凤凰社区人民路东侧、校场东路南侧停车矛盾长期存在,乱停车现象屡禁不止。根据居民的停车需求,联合建设局等部门制定停车位改造方案,经过人行道改造后,增划机动车位141个。如中山路净菜市场附近,充分利用人行道空间,统筹规划设置停车泊位,在取消原非机动车位的基础上,增划机动车位10个,非机动车位140米。 三是“改造升级”提高停车场利用率。今年,桐乡市区排摸并利用闲置土地3处改造临时停车场,预计增加停车泊位155个。同时,又改建了两个公益性社会停车场——汽车商贸城停车场和振兴西路工商银行停车场。经过场地平整、车位施划、道闸安装等一系列改造工程,明显改善停车场原来车位利用率低、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车位数据接入桐乡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后,进一步提高了停车场服务能力。经测算,改造后的振兴西路工商银行停车场日均周转率为16辆/个,最高时可达20辆/个。在完善车辆停放秩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周转率,长时间占位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短停快走”,让前往附近办事的车主有位可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