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做法与经验 | |||||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行政执法必须坚守的价值追求。近年来,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把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行政执法方式,探索出一条具有桐乡辨识度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工作路径,连续多年获评桐乡市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第一名。 一、以队伍为总基石,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铁军 一是以改革重塑队伍体系。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将67%执法队员下沉至镇(街道),全域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步赋权镇(街道)行使7大类148项“高综合、高需求、高频次”行政执法事项,破解基层治理“看得见”“管不着”问题。在全省率先推进辅勤队伍改革,实施辅衔制分类分级管理,设置7个辅勤级别和6类辅勤职务,形成阶梯式晋升渠道,提高辅勤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推动其在日常执法辅助工作中规范文明履职,群众投诉举报下降85%以上。 二是以练兵提升队伍能力。坚持“理论+实操”协同发力,推进“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以实战实训提升队伍执法素养。开展“法律专业人才”提升工程,加大法律专业人才引育力度,支持在职人员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截至目前,全局已有21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学专业本科以上人员28人,占全体在编队员的12.3%。同步加强辅勤队伍教育培训,通过组织岗前培训、开展实操考核,确保辅勤每年集中培训时长不少于5天。此外,通过共享法庭旁听、开展案卷评查、参与飞行检查等,提升全局执法办案实务水平。 三是以文化凝聚队伍精神。构建“党建+执法”工作模式,以党建统领执法工作。局级层面建立300多平方米的局文化教育基地,沉浸式开展党史、队史和法治培训教育,组织专题培训180场次,覆盖执法队员3000多人次。在基层中队配备廉情工作室,开展廉政课堂、公示承诺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推动廉政教育和廉政监督,强化执法队员担当意识和廉洁意识,在全局形成以对党忠诚、为民执法、干净担当为核心的队伍精神,激发队伍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内在动力。 二、以制度为总抓手,构建行政执法全流程监督闭环 一是高质量落实“三项制度”。出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办案责任制暂行规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音像资料收集和管理规范》《执法办案视听资料评查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执法督查、案卷评查等措施,压实压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个100%。 二是高标准把关办案质量。加强行政执法案件法制审核,局法制员均通过国家法考,确保案件审核质量。全局重大疑难复杂敏感案件,一律通过局案审会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指导镇(街道)专职法制队伍建设,建立全市行政执法法律人才库,定期组织工作交流,提升基层法制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行法律顾问、驻队律师机制,对重大执法决策和疑难复杂案件积极吸纳专业意见,有效避免执法风险,近年来,全局未发生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败诉案件。 三是高要求开展督查考核。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修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办案绩效考核办法》,加强执法权力运行监督,制定“日常检查+交叉抽查+年度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定期对办案程序、文书制作、涉案财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办案上的问题不足,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常态长效。 三、以创新为总牵引,提升执法服务社会发展能级 一是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执法“数字+”。依托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推进执法全过程规范化。大力推行“浙政钉”掌上执法、“简案快办”“易公正”线上存证、无纸化执法办案新模式,办案效率提高40%以上。自“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启用以来,处置各类案件1.7万余件,成功办结率100%,行政处罚案件100%赋码运行。 二是注重柔性执法,打造执法“温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明确5大领域33项不予处罚事项清单,截至目前,作出不予处罚决定125件。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更多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释法说理,推动群众遵守守法。 三是加强主动作为,打造执法“服务+”。出台综合行政执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工作措施,打造“城企桐行”服务品牌,今年已开展企业上门“体检式”普法宣法活动450家次,帮助企业消除违法风险点600余个。建立“一网通办、零跑腿、一次办好”的“101”信用修复工作法,引导信用不良企业主动改正违法失信行为,增强其在市场活动中的竞争力,已累计为86家企业修复信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