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以三大“锦囊”妙施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 让文明“入位” | |||||
| |||||
海宁市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目标,立足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直面老旧小区停车难等文明创建短板问题,剖析问题根源,深挖内部潜力,实现资源共享,让老旧小区居民共享文明创建成果。今年以来,全市老旧小区周边新增扩展机动车及非机动车泊位5200余个,提供周边错时共享车位2000余个,受理处置内部及周边僵尸车47辆,废旧车辆拖离数平均降幅21.5%。 一是执法锦囊清理“僵尸车”,节约停车资源。秉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的工作原则,依托城管委工作机制,通过市长电话、信访接访、社区排摸、浙里办APP等多途径收集掌握老旧小区公共区域内部及周边“僵尸车”情况,由综合执法部门统一受理、统一装运、分片处置。同时,充分发挥日常动态清理与专项集中整治双治理优势,对长期霸占老旧小区有限公共停车资源的“僵尸车”进行多渠道公示和集中清理,优化公共空间。今年以来共受理处置多个老旧小区内部“僵尸车”20余辆,周边区域“僵尸车”27辆。 二是空间锦囊盘活边角地,深挖停车资源。聚焦老旧小区停车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积极走访老旧小区、群众代表10余次,充分倾听群众呼声,听取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结合老旧小区散、碎、开敞的特点,利用道路零碎边角空间,深入背街小巷,挖掘停车资源。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现场勘查、群策群力,向空间要资源,共计划设多个老旧小区机动车泊位200余个,非机动车泊位5000余个,缓解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难题。 三是时间锦囊共享错时点,周转停车资源。自2021年以来,海宁市致力于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共治,以民生聚民心,全市29家企事业单位2000余个停车位实行错时开放,全市道路和场所按时段实行白天收费、夜间及法定节假日免费的停车便民措施,有效缓解了部分老旧小区夜间及节假日的停车难题。此外,今年“五一”开始,海宁市人民医院1046个车位、中医院210个车位实行夜间免费停放,盘活了夜间停车资源,为周边老旧小区居民的夜间车辆停放带来福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