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三效”下好公益性社会停车场建设“三步棋” | |||||
| |||||
为进一步推动停车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改善市区开放性停车场车辆停放过乱,长期占用公共车位及停车位资源利用率过低等问题,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科学治理”的原则,对市区内公益性社会停车场进行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停车功能,致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城市停车服务。 一、把握勘察实效性,下好“先手棋”。积极落实《桐乡市区畅通规划》,牵头开展全市各公共(益)性单位停车资源归集工作,并加强与市区第三方停车场管理主体和镇街的沟通联络工作。同时,做好前期实地勘察,会同交警、建设部门针对市区汽车商贸城、振兴西路工商银行两个开放式停车场进行多次现场勘踏,了解原有泊位施划情况及车场出入口设置。改造后,汽车商贸城停车场此次共新增停车泊位193个,振兴西路工商银行停车场共改建停车泊位15个,有效提高该区域的停车泊位周转率。 二、提升建设质效性,下好“服务棋”。为盘活“沉睡”资源,让“位”与民,桐乡市局加快对停车场进行场地平整、车位施划、道闸安装等一系列改造工程,并将车位数据接入桐乡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在完善车辆停放秩序的同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短停快走”,让前往附近办事的车主有位可停,高效改善长时间占位现象,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经测算,改造后的振兴西路工商银行停车场日均周转率为16辆/个,最高时可达20辆/个。 三、确保运作成效性,下好“跟进棋”。统筹优化“桐易停”车主交互平台,同步停车场ETC等“无感支付”场景,提供覆盖面更广更精准的“停车诱导”服务;同时,坚持推动临时停车场建设,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按照“能建则建”原则,挖掘“空窗地”建设空间,推动增加市区停车资源,实现同步数据接入。截至目前,桐乡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接入的停车数据已涵盖37个公共(益)性停车场,25个商贸体停车场,以及乌镇景区、濮院景区和“开转封”小区等200余个车场点位,停车泊位接入总数超过5.4万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