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执法动态

嘉善县创新“犬只全生命周期管理” 奋力打造城乡文明共建典范


发布时间:2022-03-07 17:15作者:嘉善信息来源:市综合执法局浏览次数:

近年来,嘉善县从养犬管理这件“民生小事”入手,创新“犬只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模式,通过依法治理、数字赋能、精细管控、服务升级等举措,实现文明养犬“三率”明显提升,打造县域城乡文明养犬示范地,连续三年涉犬投诉量、犬伤门诊数均下降15%以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比中位列全省第3、全国第11。

一、落实权责统一,实现从“单打独斗”向“条抓块统”转变。加快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的全域养犬管理工作治理体系,推进养犬管理相关处罚事项赋权乡镇,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管理向基层下沉、服务向基层集中,按照养犬管理“一件事”,厘清7部门29项核心业务事项,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序的联动协作机制,打通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切实解决政府各部门推诿扯皮现象,防止“失管、漏管、缺管”。

二、理顺体制机制,实现从“缺管漏管”向“协同共管”转变。

以“综合查一次”机制为养犬管理核心抓手,以“二元治理、分区施策”为治理原则,依托成立“1+9”养犬治理专项整治组以及动态建立公安、综合执法、农业农村三方“综合查一次”小组,健全规范跨部门跨层级协作配合制度,明确一体化执法办案、矛盾调解、综治等闭环运行链条,形成县镇两级统抓、全域融合的养犬治理格局。2021年已实现部门履职覆盖率达100%,执法协作率提升85.7%,县域养犬重点管理区执法全覆盖。

三、坚持数字赋能,实现从“经验决策”向“智慧施策”转变。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有序建立有主犬只“办证—免疫—年审—死亡注销—无害化处理”,无主犬只“捕捉—收容—认领—领养—处置”的“犬只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模式。依托养犬管理智慧化平台,构建“1+X”精细化全流程闭环运行链条。2021年增设流浪犬捕后数字化管理模块、建设启用数字化管理公共遛犬主题公园及文明养犬宣传阵地、搭建犬只禁入区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养犬管理监管效能向智能、高效、便捷再提升。截至目前,累计有4370条犬只纳入信息数据监管库,实现入库犬只100%监管闭环。

四、升级治理服务,实现从“政府供给”向“群众导向”转变。贯彻便民服务理念,在线下设置12个“一站式”办证免疫服务网点,覆盖全县各镇(街道),同时针对农村集聚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实际情况,开展“一站式”流动网点进社(小)区活动,提供上门服务;在线上以“互联网+登记”为基础,在官微、“浙里办”等平台上开放养犬准养登记系统,简化登记流程,提高一次性递交成功受理率。截至目前,办证率达96.2%,年审率达81%,免疫率达99%以上。聚焦遛犬不牵绳、犬便未清理、犬吠扰民、饲养烈性犬等不文明养犬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2021年犬伤门诊数同比下降16.7%;查处不文明养犬行为229起,同比上升41.4%;涉犬投诉同比下降15.5%。

五、协同多方力量,实现从“单管单治”向“共谋共治”转变。以“三治融合进小区”为载体,将养犬管理工作纳入其中,重点发挥主管部门、镇(街道)、村(社区)、物管、业委会、居民及爱犬人士等各方力量,实现“铁腕”执法与社区自治相结合。通过“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活动,织密“执法人员—网格员—居民”多级联系网,建立运用基层犬患问题“三色”预警机制,提升居民养犬自律自治水平。积极开展“文明养犬示范三创建”评比活动、“文明养犬21天好习惯”养成行动、181个小区推行文明养犬全公示制度等,推动形成政府管治主建、社区共治共建、居民自治参建的文明养犬新格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