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执法动态

为民生服务按下“数字化改革快进键”


发布时间:2021-10-09 10:51作者:海盐县局信息来源:市综合执法局浏览次数:

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通过“智慧街区”“智慧公厕”“智慧芯片”“智慧停车”等一系列数字化改革“小切口”,有效提高管理能力和执法效率,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完善智慧城管建设

实现智慧城市管理运营中心镇级全覆盖,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切实撬动城市管理数字化改革。一是打造“火柴信用”示范街。依托智慧城管系统,深化“火柴信用”系统开发,建立涵盖占道经营、乱设广告、乱倒垃圾等19项城市管理内容的考核赋分体系,确定勤俭路、新桥路为示范街,对沿街140余户商铺实行一户一档、动态考评。通过突出重点整治及强化结果运用,有效提醒各商户规范经营行为,两条示范街“六乱”治理数同比下降50%。二是创立“空中执法”新模式。组建全省首支综合执法领域“空中执法队”,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构建空、地、网、图立体化综合执法新模式。累计已飞行2000余次,拍摄各类影像资料4万余个,为500余宗案件办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飞行拍摄县城区5平方公里高清影像图,为打造“未来社区”提供基础性图像信息。三是畅通“全民参与”新渠道。创设“城市啄木鸟”服务品牌,市民可随手抓拍城市管理不文明现象并报至“海盐智慧城管”微信公众号,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予以流转处理、跟踪督办,并将整改后的情况反馈至市民手中。目前,已引导2.1万余人参与城市管理,收到并办结问题4600余条。

二、建设智慧管控示范街区

依托城区道路改造开展海兴路和百尺路智慧管控街区建设,配备39路高清视频监控,集合AI智能算法、违停抓拍、市容管理及井盖检测等模块功能,让相关违法行为、城市安全隐患等“无所遁形”。一是违停抓拍兼顾规范化与人性化。通过“违停球”设备并运用车牌识别、违章判定算法等技术,全天候对多个预置位范围内违停车辆自动进行违章判定、违章抓拍、图片上传,规范执法流程的同时,系统还为违停车主设定了短信提醒,让情节轻微的违停行为立即得到纠正,限定时间内驶离可免受处罚。二是市容管理突出精细化与高效化。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对实时画面进行自动分析,精准识别流动摊贩、越店经营、沿街晾挂等城市管理顽疾,并通过“海盐县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平台”自动派单给网格执法队员进行处置,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实现了问题发现、响应、处置及反馈“一体化”高效管理。三是井盖维护彰显智能化与便捷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井盖进行全天候自动监测,智能井盖集合通讯传输、定位、位移监测等众多功能,当出现井盖破损、丢失、移位倾斜等情况时自动报警,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即可进行识别、定位及跟踪处置,有效提高监管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三、打造智慧公厕服务体系

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公厕运行状况及市民如厕进行数字化管理。一是开发智慧公厕系统,建立智慧公厕大数据中心,涵盖公厕人流量统计、室内环境检测、安全监管、能耗监测、保洁管理、公厕档案等多方面内容。二是增加智能监控设备,首批对全县45座公厕安装臭气检测(自动除臭)装置、人流量统计探头、烟雾感应器、蹲位感应器等监测管理设备,相关情况在公厕大屏内实时显示。三是完善便民服务,拓展“海盐智慧城管”云服务功能,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查询附近公厕、筛选目标公厕、导航及进行满意度评价。同时,公厕新增手机充电站、免费手纸、烘手器、洗手液、热水器、无线网络(WiFi)、残疾间报警按钮等多种人性化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推进文明养犬精细化管理

依托技术创新、服务先行、执法跟进等方式,有效提升文明养犬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实现信息管理精细化。依托海盐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犬类管理信息系统,创新犬类电子芯片及二维码电子犬证,包含犬主信息、犬只信息、免疫信息等内容,实现快速、精准识别。并结合日常办证、年审、免疫等工作,对已建犬类数据库进行动态更新,提升犬类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实现办证免疫便捷化。在全县9个镇(街道)设立14个“一站式”网点,日常开展免疫、注射芯片、办证等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延伸“一站式”服务触角,深入开展“文明养犬”进广场、进社区、进小区及入户服务,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最多跑零次”。目前,已开展“一站式”服务113场,免费提供国产狂犬疫苗1.5万余支及犬类电子芯片4500余个,发放宣传折页2.5万余份。三是实现问题整治系统化。划定全县9个重点管理区,在主要道路、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进行重点巡查,并开展流浪犬基本清零行动,对不按规定免疫、违规溜犬等行为进行查处,对流浪犬、违规犬等进行及时收容。目前,已收容流浪犬7500余只,处置各类涉犬投诉举报776件,办理案件757宗,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五、加快停车一件事改革

以智慧化建设、盘活资源、重点难点突破为抓手,加快停车一件事改革。一是拓展场景应用,加强停车管理数字化建设,拓展停车场ETC场景应用,依托科技赋能实现无感支付、“1秒”通行,极大的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优化服务体验。目前,已建设完成ETC场景应用13处。二是完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泊位管理、车辆管理、车位诱导等功能。依托“海盐慧泊停车”微信公众号实现车位查找、目标导航、收费咨询、停车缴费等功能。三是推进错时共享停车,按照应开尽开原则协调具备条件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首批1189个车位向社会公众实行共享开放。

六、提高垃圾治理能力

通过布局“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专车分类收运、定向分类处置”等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纵深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一是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源头管理。全域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站建设,具备二维码识别、数据分析等功能。研发垃圾分类智慧考评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定期对各机关单位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价,依托大数据统计分析垃圾分类准确率。二是严格运输车辆转运过程管理。全县22辆生活垃圾运输车全部安装GPS定位系统及车内车外视频监控,通过智能监管平台对车辆运输轨迹、视频影像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管。三是建设智慧末端处理设施。高标准打造海盐绿能环保项目,依托“智慧安防”“焚烧炉智能控制”“一体化信息管理”“烟气在线监测”等系统对进场垃圾、烟气排放等进行智能分析、智慧控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