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执法动态

海宁数字城管助力城市精治慧治


发布时间:2019-01-15 10:23作者:朱雪明信息来源: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浏览次数:

海宁数字城管2012年6月1日正式运行至2018年,共受理有效案件293378件。2018年,“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已受理各类案件51698件,应办结案件33487件,结案33481件,结案率为99.98%,及时办结32646件,及时办结率97.49%,一次性办结31949件,一次性办结率95.42%。通过采集员举手之劳处理垃圾乱扔、护栏、井盖移位、乱张贴等问题54409件,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一、完善运行机制,确保有效运行。 

一是组建数字城管统一平台。2009年成立海宁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统筹建设运行数字城管平台,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事件、部件和履职问题办理进行发现、交办、协调、督促、考核;根据省建设厅9大管理系统要求建设数字城管,数字城管系统由电信与省天翼公司中标建设,于2010年6月1日试运行,构建了“市级部门、属地街道、管线单位”3大类28个责任部门、单位,涉及7大类225小类事部件立结案规范的数字城管统一平台;依托政府信息资源,借助政务外网,搭建起覆盖“市域、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实现与公安视频监控系统、住建天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的对接共享;以数字城管系统平台为基础,对城管执法车辆、环卫作业车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信息采集员进行GPS监管,实现了城市管理中“人、车、事”的管理。 

二是引入信息采集市场化机制。按照建设效能型政府的要求,中心采用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做法,将问题的发现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公司去完成。并根据数字城管精细化要求制定采集员上岗资格、采集规范、考核办法,形成了以“质量、管控、文明”指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坚持用“市民的眼光、专业的标准”去发现问题和跟踪处置质量,解决信息采集“质”与“量”的关系,逐步规范信息采集市场。 

三是逐步完善数字城管考核办法。2010年,以城管办下发了《海宁市数字城管立结案规范》、《海宁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交办案件承办绩效考核办法》。近年来,结合工作实际和责任单位考核反馈,每年对考核办法进行不断完善、优化,逐步去除民主测评分、基础工作分等感性指标以及因部门工作职责不同造成的数量分,重点围绕办结率、及时办结率、一次性办结率等体现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的刚性指标开展考核,明确了《申请案件延期或缓办的有关规定》,建立了《数字城管工作督查督办制度》,使数字城管考核工作更趋务实、客观,推动责任部门对人、对事的自我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二、紧扣重点难点,强化管理服务。 

一是数字城管范围不断拓展。结合城市发展需要,“数字城管”管理范围已由2010年试运行时的23.6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49平方公里,形成“一路、二区、四街道”的管辖范围;2017年,结合小城镇综合整治的要求,数字城管扩面8个镇镇区,基本实现数字城管的市-镇联动运行。 

二是采集信息渠道不断拓展。在原有“信息采集、热线电话、视频抓拍”3大利器的基础上,数字城管以吸引市民参与为导向,2012年9月开通了“海宁数字城管”官方微博,2013年又开展了“微曝光”平台建设,建立了“数字城管开放日”长效活动机制,2015年推出智慧城管app举报,2016年推出智慧城管微信公众号,2017年推出文明创建“城市拍客”活动,2018年与平安网格、12345政务热线等融合,每月通过其他渠道收集信息的数据150余件,信息收集渠道不断拓展、爆料方式不断便捷,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参与、监督城市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市民举报分析,对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市区断头路、水域护栏破损、水管破裂、僵尸车等问题举一反三进行专项普查,及时解决城市管理盲区。 

三是专项精细普查不断拓展。深入了解责任部门处置难点,不定期配合开展各项普查。开展的越门经营、广告、构筑物遗留等普查;对季节性部件提前开展普查,如春季绿化缺失、树木枯死普查,夏季柏油路面的道路破损、低洼不平普查,台风季节开展广告牌匾、路面积水普查等;不定期开展废弃立杆、废弃车辆、站台破损、门牌缺失等专项普查,普查数据为专业部门整改提供基础资料。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紧急情况、高危事件,数字城管采用“代整治”,先行解决问题,后期确认权属。单位平方公里内的城市问题发现数量逐步下降,从建立初期的日均9件/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日均3件/平方公里,且案件结案率、及时结案率、一次性结案率不断上升,推进了城市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三、探索智慧建设,加速智慧引擎。 

一是以智慧城管规划引领建设。在数字运行的基础上,我市开展了向智慧城管发展的探索,于2013年完成了《海宁市智慧城管建设规划方案》编制,确定建设以“一平台、两基础、四应用”为主体的具有海宁特色的智慧城管,方案于2013年底通过了省专家组会审,成为全省首个完成智慧城管建设规划的县级市。 

二是以智慧城管项目促进转型。与浙江省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立“校政合作智慧城管教育实践基地”,共同助推全省智慧城管发展。2014年启动并完成智能化停车管理信息系统一期项目的建设,将全市近800个公共收费停车位纳入计时收费管理,中心城区停车位周转率提高200%。2016年对部分收费区域安装收费道闸、地感,规范收费行为。2015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智慧环卫建设项目,将环卫工作中“车、人、事”有效整合,实现环卫作业管理可控化、可视化、可量化。2016年开发智慧综合执法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网上执法办案,提升了执法的规范性和效率化。 

三是以体制改革推进平台拓展。2015年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集“便利交通、信息咨询、互动爆料”3大类15项服务,微信公众号做到“每周一推送、周周有主题”。2017年推出文明城市的拍客爆料活动,把热心参与的市民请进来,好的案例方法宣传推送,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营造较好的宣传和互动氛围。借助“四个平台”整合和小城镇整治,在省建设厅指导下,以政务网为依托,人防综合指挥室建设为契机,属地镇为管理主体,2017年,指挥中心完成对全市8个镇的二级平台建设、运行进行指导,年底前建成并初步实现镇平台的正常运转和市数字城管案件的交办、回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